最新消息

靠雲加速跨國布局邁向智慧物流,萬泰物流全球IT架構有一套

刊登時間: 2020-03-05 05:16:42  |   瀏灠次數:1499

萬泰國際物流資訊部經理許倉豪(攝影/洪政偉)

臺灣有家20年老字號本土物流業者,5年前,決定整併包括臺灣在內全球近百家分公司的IT系統,甚至不惜全面翻新IT架構,還要改用雲端來打造集團全球IT系統架構,就連關鍵系統也要搬上雲,來擴大服務全球80萬家客戶。這家公司就是萬泰國際物流(以下簡稱萬泰物流),不僅以IT作為在全球迅速布點、提高營運成長的關鍵,未來還要更進一步用IT推動智慧物流。

舊有IT架構過於分散不集中,成為集團在全球迅速擴張的挑戰

有別於一般物流業,萬泰物流資訊化發展很早,10多年前就開始推行e化,發展創新物流業務,包括海運、空運等,還導入貨況查詢追蹤等各項數位化服務,就連在IT架構上,也大力採用伺服器虛擬化技術整併機房IT架構。到了2010年,萬泰超過9成資訊設備都已虛擬化,包括海空運承攬等關鍵系統。

萬泰物流目前在全球累積80萬個企業用戶,就連台積電也在其中。然而,近幾年,面對全球化的競爭,萬泰不只要面對物流業的廝殺競爭,服務對象也更加多元,運送的貨物更加多樣,才能滿足不同市場需求,甚至為了讓物流服務遍布全球,萬泰近年迅速於全球擴點,成立海外分公司,光是臺灣、中國和歐美等地,合計就有多達90家分公司。

但是,萬泰物流現有的資訊架構,已無法滿足集團在全球快速布局的需求, 甚至因為這些分公司的資訊系統各自獨立,導致資料難以串接整合,也阻礙了萬泰朝向智慧物流發展。

為了解決這個難題,萬泰物流於2015年決定先從全球IT架構整併著手,將原本各分公司的全球IT系統加以集中來整併,甚至轉而擁抱雲端,翻新舊有的IT架構。而推動與執行這項重要IT任務的角色,就是萬泰國際物流資訊部經理許倉豪。

打造全球IT架構第一步,就是變成一個全球雲端架構

以往,萬泰在海外各分公司隸屬不同地理區域,許倉豪表示,當初在建置應用系統時,因為缺乏完整IT規畫,使得許多分公司只能與當地配合的系統商合作來建置,然而,多年下來,造成了物流、 財務等營運資料分散各地,需要耗費不少人力來整合,更使得整體運作效率不彰。

也因此,2015年時,萬泰首先整合了臺灣的資訊系統,接著,再擴大整併全球IT架構。

許倉豪指出,除了臺北總公司,當時在北中南皆設有營業據點,資訊系統也各自獨立,包括海運、空運等,為了讓這些系統可以統一集中管理,萬泰資訊部門當時的第一要務,就是要翻新舊有IT架構,改採用雲端架構整併這些資訊系統,「建構全球IT架構的第一步,就是要變成一個全球雲端架構。」他說。在經過評估後,萬泰物流採用了公有雲架構來建構該集團的全球物流雲。

但一開始上雲,萬泰臺灣總公司資訊團隊就做了一個大膽決定,那就是,先讓重要系統上雲,之後才是次要系統,甚至更將核心業務如海運、空運系統搬上雲端。

許倉豪解釋,這麼做的用意,就是為了幫助公司加快全球布局。他也舉例,以前要成立一間海外分公司,系統從無到建置完成至少須要花上一個多月,這樣的速度,對於萬泰的全球布局來說,還是太慢,尤其為了因應跨境電商多變的消費需求,如果沒辦法很快布點,新服務推出比別人慢,就很難跟人競爭。

關鍵系統上雲之後,他指出,透過採用統一集中式雲端架構,現在想要在海外開設分公司,不用一週就能完成核心系統的部署,讓該分公司能馬上對外營運,且員工透過網際網路連線,也能直接使用雲端提供的海運、空運等操作系統,來向客戶提供服務。

也就是說,核心系統的建置時間從原先要花一個月,現在縮短到一週內就能完成,這意味著,萬泰能搶先對手一步掌握市場先機,甚至因為所有關鍵系統都搬上雲,分公司現在也不需要設立獨立機房,能替IT節省不少維運人力。

不過,為了將這些重要系統搬上雲,萬泰臺灣資訊團隊當初也費了不少功夫。他們不僅要確保這些關鍵系統,可以在雲端維持同樣效能與穩定性,還要經過長達半年多的PoC測試、併行測試,甚至為了支援雲端執行環境,後來,還翻新採用新一代海運、空運承攬系統,等到確認系統能穩定運作,再正式將系統轉換為雲端架構。

直到2016年底,萬泰才完成臺灣的IT架構整併,並將重要系統皆放上雲端——一開始,他們將海運、空運系統先放上雲,之後再擴大到其他系統,甚至未來導入新系統都以雲端建置為主。另外,考量到再可靠的雲端服務都有中斷的可能, 該公司也同時採用多套備援機制來降低風險。

WMS倉儲物流系統也上雲,客戶也能跨區即時追蹤所有貨況

萬泰國際物流資訊部經理許倉豪表示,面對全球化競爭,物流業IT不單服務內部使用者,也要變成提供服務的資訊業者,貼近使用需求。(攝影/洪政偉)

 

 

除了海空運系統外,後來,就連WMS倉儲物流系統也跟著上雲。許倉豪表示,該系統上雲的最大好處是,現在所有倉庫進出貨盤點、庫存資料,都可以在同一個雲端操作介面上來呈現,甚至還可以提供跨倉查詢。

他舉例,以前,企業用戶想從客戶查詢系統查看自己的貨物資訊時,若這些貨物分別存放到不同地區的物流倉儲中心,有時就要登入好幾套系統來查詢,因為每個倉儲中心的資訊系統各自獨立、缺乏整合,因此,企業想查看所有貨況,須先等到各地貨況資料全部匯整到總公司貨物追蹤平臺,不僅使用相當不便,也難以即時追蹤貨件狀態。

但改用雲端整合以後,現在,只須輸入提單號碼,企業就能即時看到貨物在全球所有倉儲的庫存情況,無須多次登入,甚至還能進一步查看每日貨物進出倉狀況,更能即時掌握貨件配送進度。

8成全球資訊系統都上雲,讓公司高層更早掌握決策資訊

有了臺灣導入的成功經驗之後,隔年,萬泰物流更擴大到全球來實施,陸續將中國上海、東南亞分公司的核心系統也搬上雲。許倉豪表示,到2018年底,萬泰全球IT已逐漸轉換為雲端架構。就連財務系統,現在也是改上雲端,負責整合全球各分公司財務等營運資料,並與臺灣總公司的同一套系統互為備援。「截至目前,整家集團已有8成系統皆上雲」許倉豪驕傲地說。

在全球IT架構集中整併之後,許倉豪認為最大改變,就是資料整合速度變得更快。他也提到,以往,因為分公司的營運資訊難以迅速流通,因此,必須先花兩到三天,將全球各地資訊回傳匯整成報表後,公司管理者才能根據報表內容制定對策,但現在,因為所有資料都統一匯整到雲端平臺管理,因此,資訊取得變得更即時,也可以即時呈現各地業績,「甚至從原本以天為單位縮短到每小時,也讓公司高層決策能更早一步,來因應全球市場變化。」

許倉豪還提到了另一個好處,那就是能因應資料整合的迫切需求,來協助萬泰物流朝向智慧物流發展。因為許多智慧分析應用,需要仰賴大量資料整合,反之,若沒有取得足夠資料來分析,公司就沒辦法加速創新,而如今透過雲端架構的幫忙,可以替他們解決這個問題,來協助總公司更快取得資料,用於數據分析。

為此,萬泰自2017年也開始規畫建立自己的數據分析平臺,甚至還在資訊部門另設立系統分析組,專門負責全球營運數據的分析,並持續翻新系統,以便蒐集更多可用資訊,藉此掌握產業趨勢與客戶行為。許倉豪的更大目標,則是要做到主動掌握客戶需求、何時下單,甚至可以提前預測哪個運送貨件類型最夯。

物流業IT也變成提供服務的資訊業者

萬泰去年更將整個資訊部門獨立出來,成立一家資訊服務公司,許倉豪也同時兼任該公司資訊長,負責對外IT業務,「目的就是為了要更貼近客戶的使用需求,」他表示,身為物流業IT,現在不單是要服務內部使用者,也要變成提供服務的資訊業者,來滿足企業用戶提出的客製需求,例如,單獨替企業建立一個資料交換中心,與其派送系統進行資料串接和整合,比如串接快遞公司和卡車、便利商店等系統,而不影響萬泰原有IT流程或架構。他表示,目前也與一家日本拼圖業者展開相關合作。

不過,由於萬泰物流集團所有營運相關資料,幾乎都存放到雲端,2年多下來,也讓雲端成為了IT維運成本一筆不小的支出。目前該公司整年的公有雲費用將近400萬元,約占總IT預算近一成,儘管還在可預估的範圍,但為了避免雲端費用逐年增長,許倉豪也決定開始控制雲端用量,尤其是在資料儲存方面, 未來所有涉及物流的相關資料,將不會全部存放在雲端,而會將這些歷史資料定期回傳到臺北總公司機房,來長期保存或分析使用;至於雲端,則保留近幾年的資料,以免因儲存空間用盡或不敷使用,使得雲端成本不斷提升。

展望未來,許倉豪表示,今年有兩大IT目標。其一,是加強落實大數據分析,來協助公司高層加快商業決策,未來也會變成對外銷售的產品服務提供企業來使用。其二,則是在AI人工智慧方面,將會有更多投入,他表示,初期會先在車隊管理流程導入AI,提供司機最佳化派送路線的建議,或是針對交通狀況做到提前預警等,未來,他們也將更進一步導入倉儲物流流程,來提前預估客戶貨物進出倉到派車的時間,讓企業客戶能準確地掌握貨件配送資訊。

不過,儘管許倉豪看好物流AI發展,但也不貿然採用新技術,而是採取穩扎穩打策略。例如,關於電商倉儲AGV物流搬運機器人,他就認為,這僅適用於產品多樣、體積小的搬運場景,與萬泰主要客群不符,因此暫不考慮配置。另外,他也曾評估區塊鏈在物流行業的相關應用,即使在金融業已有不少應用實例,但他認為,在尚未有明確的金流、認證標準規範可供物流業參考前,現在進場時機太早。

 

 

資訊來源:https://www.ithome.com.tw/people/136027